在废品回收中,由于环境保护和价格因素,废铜回收比例下降。在冶炼结束时,约16%的电解铜产出来自废铜原料。在加工端,铜加工材料产量的5%来自废铜。近年来,废铜在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消耗比例明显下降。据三亚废品回收站小编了解到末端废弃物处理企业的经营绩效变弱,铜价疲软使废铜在加工端价格优势逐渐丧失。
一、两阶段法和一阶段法是我国废铜冶炼的主要方法:
1、一阶段法是将高品位的紫铜直接加入到反射器中,提炼成阳极铜。其优点是工艺短,设备简单,建厂快,投资少,但方法是在加工成分复杂的杂铜时,产出的烟尘成分复杂,难以处理;同时精炼操作的炉时长,劳动强度大,生产效率低,金属回收率也较低。
2、二段法是将杂铜先经鼓风炉还原熔炼得到金属铜,然后将金属铜在反射炉内精炼成阳极铜;或者废铜先经转炉吹炼成粗铜,再在反射炉内精炼成阳极铜。由于这两种方法都要经过两道工序,所以称为二段法。
3、三段法是将废铜先经鼓风炉还原熔炼成黑铜,黑铜在转炉内吹炼成次粗铜,次粗铜再在反射炉中精炼成阳极铜。原料要经过三道工序处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阳极铜,故称三段法。三段法具有原料综合利用好,污染性低、粗铜品位较高、设备生产率也较高等优点,但又有过程较复杂、设备多、投资大且燃料消耗多等缺点。
我国除规模较大的企业或需处理某些特殊废渣外,一般的废杂铜处理流程多采用二段法和一段法。
二、冶炼端再生铜占比不断下滑:
1、环保和资金问题 制约着再生冶炼企业的发展
2、中国是世界上大的精炼铜生产国。2008年至2018年,我国精炼铜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,自给率不断提高。2018年,中国精炼铜产量873万吨,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%。
2018年,我国原生铜和再生铜产量占比分别为84%和16%左右。中国再生产量增长缓慢,从2008年的37%下降到2018年的16%。
以上关于“废铜回收行业趋势”三亚废品回收站小编就整理到这里,更多相关资讯请随时关注我们官网。